南极洲发现巨型骨齿鸟类新化石

古生物学家描述了来自南极洲西摩岛始新世中期亚水母组的新的鹈鹕类鸟类化石。

一位艺术家描绘了5000万年前企鹅在南极洲周围的海洋中嬉戏时,古代信天翁骚扰一只鹈鹕。图片来源:Brian Choo。

一位艺术家描绘了5000万年前企鹅在南极洲周围的海洋中嬉戏时,古代信天翁骚扰一只鹈鹕。图片来源:Brian Choo。

鹈鹕类是一种已灭绝的大型飞行鸟类,化石记录从古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晚期,并在全球分布。

它们也被称为骨齿鸟,它们的下颚上有骨状突起或支柱,类似尖利的牙齿,尽管它们不是真的牙齿。

这些被称为假牙的支柱帮助它们在地球上的大部分海洋上飞行了数周的时间,从海里捕获了乌贼和鱼。

虽然更小的远洋鸟化石可以追溯到6200万年前,最新发现的标本50年前的一只鸟的部分英尺(相)——显示,较大的pelagornithids后出现反弹从66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大灭绝,当非鸟类恐龙灭绝了。

第二具远海鸟化石来自西摩岛,是一块颌骨的一部分,距今约4000万年前。

“我们发现的化石估计翼展为5-6米(16-20英尺),这表明鸟类进化到真正巨大的规模在恐龙灭绝后相对较快,并统治海洋数百万年,”主要作者说彼得·克劳斯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研究生。

k黄土和他的同事描述的化石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南极半岛最北端的西摩岛收集的许多化石之一。

他们检查了这只巨鸟的跗跖骨,并意识到它来自一个比最初认为的更古老的地质构造。

这意味着化石大约有5000万年的历史,而不是4000万年的历史。它是已知的整个灭绝的鹈鹕类中最大的标本。

另一个被重新发现的化石是下颚的中部,它的部分假牙保存了下来。当这只鸟活着的时候,它们的高度会达到3厘米(1英寸)。

这块保存下来的颚骨长约12厘米(5英寸),来自一个长达60厘米(2英尺)的巨大头骨。

使用这些牙齿的大小和间距的测量和分析比较其他pelagornithids的化石,古生物学家能够表明,这个片段来自个体鸟一样大,如果不是更大,比最大的已知bony-toothed鸟集团的骨架。

研究人员说:“这些南极化石证明了这个演化支(在5000万年前)早期进化出了巨大的体型。”

“它们可能不仅代表始新世时期最大的飞鸟,而且还代表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些飞鸟。”

“此外,巨型远洋鸟化石在1000万年的南极地质沉积物中的分布表明,巨型远洋鸟在南部海域的生存时间延长了,它们成功地成为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的远洋掠食性组成部分,与早期企鹅一样。”

团队的这篇文章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科学报告.

_____

P.A.克洛斯. 2020南极洲西摩岛始新世最早的巨型骨齿鸟化石(鸟类:鹈鹕科)。Sci代表10, 18286;doi: 10.1038 / s41598 - 020 - 75248 - 6

共享此页面
广告